在国家“双碳”目标深入推进、绿色智慧建造加速落地的背景下,中铁建设香港玛嘉烈医院项目聚焦绿色施工、节能减排、智慧运维等关键环节,创新引入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(BESS)“净能柜”,全面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模式,实现塔吊绿色供电全覆盖,在城市核心区域复杂施工环境中探索出一条安全、高效、低碳的绿色建造路径。
玛嘉烈医院项目使用的“净能柜”(田坛 摄)
玛嘉烈医院项目位于香港荔景山,地处市区核心区域,紧邻医院主楼及高密度住宅区,环境敏感性高、空间条件受限。为满足施工高强度用电需求,同时兼顾噪音控制和排放管控,项目自2024年起引入由中华电力(CLP)与善达机械设备(Santech)联合开发的“净能柜”系统。该系统采用高密度锂离子储能单元,可通过市电低谷时段自动充电,并在塔吊运行期间持续稳定输出,同时具备自动切换的应急供电能力,保障施工不中断。
设备部署以来,项目已累计配置3台净能柜,实现塔吊全场域绿色供电覆盖。据测算,每月可替代柴油约7.2吨,年均减碳达200吨二氧化碳当量,比传统柴油发电方式减少了88.6%的碳排放,显著降低施工能耗水平,改善现场噪音环境,全面消除因传统发电引发的油气挥发、燃料存储、加注作业等次生风险。
工作人员查看电池储能系统(田坛 摄)
为提升运维效率,项目同步引入远程数字监控系统,实现净能柜电量状态可视化、负载变化实时预警、历史运行数据留痕。“以前靠听声、靠经验,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掌握电源运行状态。”青年安全示范岗成员高郡阳介绍,“我们不仅在用新技术,也在锤炼运维能力和数字思维。”在推动绿色建造落地的同时,项目积极推动青年群体参与“智慧施工”实践。净能柜运行管理、数据采集、台账管理等工作全部由青年安全岗成员承担,形成“技术更新+青年驱动”的运行机制,助力青年在一线场景中锻炼技术视野与管理能力。除塔吊供电外,项目还同步推广电动工具集中充电制度,在保安室统一设置充电柜,全面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行为,提升用电集约化水平,防范小型用电设备过载、漏电、乱接线等问题。
当前,玛嘉烈医院项目净能柜运行稳定,各项数据指标优于预期,绿色施工成效显著。下一步,项目团队将以“绿色、安全、智能”为导向,继续拓展绿色能源应用场景,推进智慧建造深度融合,服务项目高标准履约,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央企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