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,中华环保联合会正式发布“2025年度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”。由中铁建设建筑发展公司主持的《硅铝质矿冶固废制备装配式低碳部品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应用》科研项目,凭借其在资源高值化利用和环保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,获颁“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”荣誉证书。
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国家4A级社会组织,长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。此次面向全国广泛征集美丽中国建设典型案例,旨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实践。该科研项目也因在破解矿冶固废堆存难题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,获得协会高度认可。
该项目聚焦于钢渣、铁尾矿、矿渣等矿冶固废的资源化再生,围绕固废减量化、无害化和高值化利用,展开了系统性的科技攻关。项目团队通过深入研究,提出了一系列将固废高效转化为胶凝材料的理论,突破了钢渣、矿渣等材料胶凝性能不稳定的技术瓶颈,为其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在此基础上,项目研发出100%利用矿冶固废制备的混凝土。这种“全固废”混凝土在强度、耐久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建筑工程应用标准,并已在多个实际工程中投入使用,实现了从“废弃物”到“建筑材料”的绿色转化。
此外,团队还在建筑3D打印领域取得重要突破,成功开发出适用于3D打印工艺的固废基混凝土材料,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打印成型效果。该成果为推动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建造提供了低碳、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目前,该项目已构建起覆盖原材料设计、生产工艺、应用技术等环节的技术体系,获得13项国家发明专利,参与制定2项地方、团体标准,形成了行业领先的知识产权布局和标准化支撑。
项目的落地实施,标志着矿冶固废由“堆存难题”向“绿色资源”的转型升级,有效助力建筑行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。未来,公司将持续深化固废资源化技术研发,推动绿色建材在更广领域落地应用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。
《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》证书(中铁建设建筑发展公司 供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