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价值创造在一线】用科技之“智” 铸安全之“盾”
作者:马昌远 朱鹏       时间:2025-06-25  点击量:   
【字体:

“3号楼作业面工人师傅,请戴好安全帽!”一阵清脆而急促的语音播报响起,一名工人闻声立刻戴好了安全帽;不远处,一个智能AI监控摄像头正闪烁着提示光……日前,笔者来到中铁建设西南公司贵阳兰草坝项目,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是,该项目的安全管理展现着浓浓的“科技范儿”。

“看,这就是我们的‘安全哨兵’,24小时在岗,火眼金睛!”该项目安全总监张洪指着摄像头介绍道。“它能自动识别未戴安全帽、未穿反光背心、吸烟、翻越围墙等情况,实时语音提醒,精确定位人员。”在项目监控大屏上,笔者看到系统实时捕捉着各区域的动态,一旦发现违规施工情况,画面、位置、警告同步启动。“从传统的‘人盯人防’到如今的‘智控全域’,这些‘哨兵’让安全管理效率有了质的飞跃。”张洪说。

项目部对安全违规人员进行警示教育(朱鹏 摄)

更让张洪津津乐道的是遍布项目各楼栋主要通道口的“一键紧急呼救器”。“过去遇到突发状况,工人可能找不到负责人电话或打不通,耽误救援黄金时间。”他指着墙上醒目的红色按钮说,“现在只需一按,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就能立刻收到求救信号。”

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“创新达人”,张洪还创新引入塔吊上的防松动预警螺帽、安全员佩戴的“安全执法仪”、用于教育培训的VR体验系统等,这些智能安全设备共同编织成一张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,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

“一键紧急呼救器”(陈明轩 摄)

“我们不断强化终端安全管控,推进本质安全建设,助推企业实现安全管理‘双零’目标。”中铁建设西南公司安全总监于碧池表示。科技应用已深入到该公司项目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。

据了解,该公司不断丰富安全智能化管理手段,还运用了高支模预警系统、卸料平台限重报警器、智能安全帽、沉降观测系统等多种智能设备,实现以科技赋能施工生产,推动安全管理提质增效。其中,高支模智能传感设备能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水平位移、模板沉降、立杆轴力等进行全天候、低延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,在监测到高支模体系出现安全隐患时,该设备能够发出声光警报,第一时间提醒现场工人快速撤离疏散,并把现场情况推送给项目管理人员,有效提升项目应急反应能力。

安全是发展的基石。在“智慧盾牌”的守护下,中铁建设西南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平稳,近年来承办了贵阳市、绵阳市多场安全生产观摩活动,荣获四川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、四川省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、贵州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等荣誉称号。
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