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5:50-6:10清华大学通州项目班前早班会班组数8个,共计141人,教育率100%。”
“6:00-6:15新建津潍高铁滨海站项目参加班前早班会班组数2个,共计53人,教育率100%。”
每天早上6点开始,中铁建设北京公司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便陆续开始在工作群内“打卡”。短短15分钟左右的小班会,如同安全“启动键”,开启了北京公司万余名建设者安全的一天。
新建津潍高铁滨海站项目组织安全早班会(杨薇燕 摄)
为进一步延伸安全管理触角,北京公司不断完善安全责任体系,优化管理流程,创新推行班组早班会标准化建设,让“穿透式”管理“扎根”班组,精准落实到作业一线。他们通过规范早班会,以晨保日、日保周、周保月的良性循环,抓实穿透式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促进安全管理再提升。
“开会不再是念文件,讲的全是今天手上这摊活儿可能碰到啥危险、该咋防。”在现场抽查京内项目早班会开展情况时,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吊车司机刘师傅感慨,以往枯燥的班前讲话,如今却成为最受工人们欢迎的环节。
从现场施工实际出发,在确保劳务人员听了就懂、懂了会用的基础上,北京公司将早班会规范为“五步走”。点名加询问,确定人员匹配和健康状态,将“人”的安全摆在首位。全员自检操,让工人学会自查自身安全设备。集体安全宣誓,使得工人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。班前教育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空泛理论,而是针对各个班组当前施工的重点防范风险内容。“不仅安全管理人员,技术、工程、物资等专业也会根据施工进展,补充相应安全风险,重要节点和重要时期,还会由项目负责人带头讲。”据该公司安全管理部迟文俊介绍说,他们将安全隐患排查作为早班会的“最后一步”,为工人们全天的安全生产筑牢基础。
班组早班会“五步走”不仅规范了现场人员配置、安全意识培养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多方面,还把项目班子成员、一线管理人员、分包负责人及劳务人员的安全职责贯穿起来,进一步破解了安全管理“上热下冷”的执行困境。
通过每日线上统计、现场监督、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,北京公司对不达标的班组和执行不到位的项目进行通报,形成“总部-项目部-班组”的闭环机制。据了解,自去年11月班组早班会管理机制建设以来,该公司所属28个在施项目已通过早班会形式,覆盖260余个班组,累计教育人次达57.2万,一线工人“四卡一规”知晓率提升至90%以上,违章操作下降超五成。
此外,该公司还依托中铁建设开发的数字生产平台,自动生成重大安全风险项目清单,对清单内项目的早班会内容进行分级分类督导。借助数字化推进精细化,实现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穿透式监管体系,为各项目在施工黄金期大干快上提供安全保障。